《李贺诗注》

下载本书

添加书签

李贺诗注- 第4部分


按键盘上方向键 ← 或 → 可快速上下翻页,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,按键盘上方向键 ↑ 可回到本页顶部!
バ巍⒃菩危还蚱涿椋怨┩嫔投选O衷谒蒙ρ髦撸小把餮髂印薄ⅰ安磺笕恕保垂攀弊φ取⑷缫庵胖啤

  角巾,方巾,有棱角的头巾,晋、唐私居所戴。为古代隐士冠饰。《晋书·王导传》:“则如君言,元规若来,吾便角巾还第,復何惧哉!”

  五六句写家居生活,有隐居意。

  犬书,家信。《晋书·陆机传》:“初机有骏犬,名曰黄耳,甚爱之。既而羈寓京师,久无家问,笑语犬曰:‘我家絶无书信,汝能齎书取消息不?’犬摇尾作声。机乃为书以竹筩盛之而繫其颈,犬寻路南走,遂至其家,得报还洛 。其后因以为常。”

  鹤病,指妻子卧病。 王琦汇解:“古诗:‘飞来双白鹤,乃从西北方。十十五五,罗列成行。妻卒被病,不能相随。五里一反顾,六里一徘徊。吾欲啣汝去,口噤不能开;吾欲负汝去,毛羽自摧頽。’诗用此事,当因其妇卧病故歟?” 

  游秦,指入京为官。长安属秦地,因而唐人多用“秦”代长安。

  七八句写虽有家信往来,但妻子生病,令人懊悔不该出来做官。

  土甑(音赠),即瓦罐。甑,古代炊具;底部有许多透蒸汽的小孔;放在鬲上蒸煮食物。

  山杯,以竹节、葫芦等制作的粗陋饮器。北周庾信 《奉报越王惠酒》诗:“野炉然树叶,山杯捧竹根。” 唐杜甫《送惠二归故居》诗:“崖蜜松花熟,山杯竹叶春。” 

  竹根,竹根制作的酒器。王琦汇解:“《太平寰宇记》:‘ 段氏《蜀记》云,巴州以竹根为酒注子,为时珍贵。’” 

  九十句写茶叶封着,各种酒杯锁着,来指自己不在家乡。

  船上月,明月照在船上。

  棹(音照),划船的一种工具,形状和桨差不多。这里指划船。陶渊明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或命巾车,或棹孤舟。”

  最后两句写明月之夜,溪水中,还有谁在船上划着桨,摇荡着水中的云影呢。亦写不在故乡的山水中。

  解:

  全诗用细节,摹写自己不在昌谷家乡的种种无奈、痛苦和遗憾。

9 七夕
别浦今朝暗,罗帷午夜愁。

  鹊辞穿线月,花入曝衣楼。

  天上分金镜,人间望玉钩。

  钱塘苏小小,更值一年秋。

  注:

  七夕,农历七月初七之夕。民间传说,牛郎织女每年此夜在天河相会。旧俗妇女于是夜在庭院中进行乞巧活动。东晋葛洪《西京杂记》:“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,俱以习之。” 南朝梁宗懔《荆楚岁时记》:“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。是夕,人家妇女结彩缕,穿七孔针,或以金银鍮石为针,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,有喜子网於瓜上则以为符应。” 唐 林杰 《乞巧》诗:“家家乞巧望秋月,穿尽红丝几万条。” 元 乔吉 《金钱记》第二折:“秋乞巧穿针会玉仙,冬赏雪观梅到玳筵。”              

  别浦,离别的水边,此指天河。

  暗,俗传七月七日天河隐。

  罗帷,丝制帷幔,丝制帐子。

  一二句写鹊桥相会之日,我却半夜忧愁。

  鹊,喜鹊,古代民间传说天上的织女七夕渡银河与牛郎相会;喜鹊来搭引渡桥;叫做鹊桥。《淮南子》:“乌鹊填河以成桥而渡织女。”

  穿线,即穿针乞巧。

  曝(音瀑)衣,晒衣服,旧时有七月七日曝衣之俗。《四民月令》:“七月七日曝经书及衣裳,习俗然也。” 杜甫《牵牛织女》:“曝衣遍天下,曳月扬微风。蛛丝小人态,曲缀瓜果中。” 唐储光羲 《樵父词》:“清涧日濯足,乔木时曝衣。” 

  三四句以“辞”“入”写牵牛织女相会已结束,天已将晓。

  分金镜,指分离。后来唐朝孟棨(音启)《本事诗·情感》也有记载:陈太子舍人徐德言之妻,后主叔宝之妹,封乐昌公主,才色冠绝。德言为太子舍人,方属时乱,恐不相保,谓其妻曰:“以君之才容,国亡必入权豪之家,斯永绝矣。倘情缘未断,犹冀相见,宣有以信之。”乃破一镜,各执其半。约曰:“他日必以正月望卖于都市,我当在,即以是日访之。”及陈亡,其妻果然入越公杨素之家,宠嬖殊厚。德言流离辛苦,仅能至京。遂以正月望访于都市。有苍头卖半镜者,大高其价,人皆笑之。德言直引至其居,予食,具言其故,出半镜以合之。乃题诗曰:“镜与人俱去,镜归人不归;无复嫦娥影,空留明月辉。”陈氏得诗,啼泣不食。素知之,怆然改容。即召德言,还其妻。……遂与德言归江南,竟以终老。此即破镜重圆的故事,李贺只取分离之意。

  玉钩,喻新月。南朝宋鲍照 《玩月城西门廨中》诗:“蛾眉蔽珠櫳,玉鉤隔琐窓。” 唐李白《挂席江上待月有怀》诗:“倏忽城西郭,青天悬玉钩。” 

  五六句写天上聚而复分之时,我望月思人。

  苏小小,南朝齐时钱塘名妓,此处指所思念之情人。《乐府诗集·杂歌谣辞三·<苏小小歌>序》:“《乐府广题》曰:‘ 苏小小,钱塘名倡也。盖南齐时人。’” 唐白居易《和春深》之二十:“ 钱塘苏小小 ,人道最夭斜。” 唐罗隐《江南行》:“ 西陵路边月悄悄,油壁轻车苏小小。”

  值,遇到;碰上。

  最后两句写,又到一年的秋季,更想念自己的情人。

  解:

  七夕之夜,思念情人。人道牵牛织女一岁一见之苦,不曾想还有更苦之人。 电子书 分享网站

10 过华清宫
春月夜啼鸦,宫帘隔御花。

  云生朱络暗,石断紫钱斜。

  玉碗盛残露,银灯点旧纱。

  蜀王无近信,泉上有芹芽。

  注:

  华清宫,《一统志》:“华清宫在陕西西安府骊山下,唐太宗建。以温汤所在,初名温泉宫,玄宗改曰华清,治汤为池,环山列宫,帝每岁临幸,内有飞霜、九龙、长生、明珠等殿。”

  朱络,红漆的窗格子。一说,为挂在屋檐下防鸟雀的红色网络。

  紫钱,紫色像钱形的苔藓。

  玉碗,盛酒的玉制的碗。

  以上六句极写满目荒凉的景象:月夜乌鸦啼,宫帘独自垂,红窗暗淡,石阶断裂,苔藓歪斜,玉碗装了些露水,灯纱上染了数处斑点。

  蜀王,指唐玄宗。安史之乱中,唐玄宗逃避入蜀,故称之,而帝不称帝,其意自明。

  近信,新消息。

  芹,即水芹,夏季开白花,性喜温暖潮湿,茎叶可作蔬菜。

  最后两句写蜀王消息还未到,而泉水旁已生长了芹芽,意指已非当日景象。

  解:

  咏当年繁华热闹之华清宫,已非昨日气象,而是满目荒芜。全诗慨叹之意全在于言外。 。 想看书来

11 送沈亚之歌并序
文人沈亚之,元和七年,以书不中第,返归于吴江。吾悲其行,无钱酒以劳,又感沈之勤请,乃歌一解以送之。 

  吴兴才人怨春风,桃花满陌千里红。

  紫丝竹断骢马小,家住钱塘东复东。

  白藤交穿织书笈,短策齐裁如梵夹。

  雄光宝矿献春卿,烟底蓦波乘一叶。

  春卿拾材白日下,掷置黄金解龙马。

  携笈归江重入门,劳劳谁是怜君者。

  吾闻壮夫重心骨,古人三走无摧捽。

  请君待旦事长鞭,他日还辕及秋律。

  序注:

  沈亚之,南宋马端临《文献通考》:“晁氏曰:唐沈亚之字下贤。长安人。元和十年进士。泾原李汇掌书记,为秘书省正字。长庆初,补乐阳尉。四年,为福建都团练副使,事徐晦,後累迁殿中丞、御史内供奉。大和三年,柏耆宣慰德州,取为判官。耆罢,亚之贬南康尉,後终郢州掾。亚之以文词得名,狂躁贪冒,辅其为恶,故及於贬。常游韩愈门,李贺、杜牧、李商隐俱有拟下贤诗,亦当时名辈所称许云。”

  以书不中第,唐杜佑《通典·选举·历代制下》:“大唐贡士之法,多循隋制:其常贡之科,有秀才,有明经,有时法,有书,有算。自京师、郡、县,皆有学焉。”

  一解,《乐府诗集》:“凡诸调歌词,并以一章为一解。《古今乐录》曰:‘伧歌以一句为一解,中国以一章为一解。’王僧虔启云:‘古曰章,今日解。’”

  诗注:

  吴兴,今浙江湖州,三国吴甘露二年(公元266年),吴主孙皓取“吴国兴盛”之意改乌程为吴兴,并设吴兴郡,辖地相当于现在的湖州市全境。《唐诗纪事》:“沈亚之,吴兴人。”

  桃花满陌,落花满路。既是写景,又暗指落第。

  紫丝竹,指马鞭。鞭断马小,形容困顿不得志。

  前四句写落第后的落魄。

  白藤,藤本植物。茎细长坚韧,可编制器物。

  书笈(音及),小书箱。 晋葛洪《神仙传·封衡》:“有二侍者,一负书笈,一携药笥。” 

  短策,短的简册。中国古代用竹片或木片记事著书;成编的叫做策。

  梵(音饭)夹,佛书。佛书以贝叶作书,贝叶重迭,用板木夹两端,以绳穿结,故称。王琦汇解引唐杜宝 《大业杂记》:“新翻经本,从外国来,用贝多树叶,形似枇杷叶而厚大,横作行书,约经多少,缀其一边如牒然,今呼为梵夹。”

  雄光宝矿,金银宝石之光芒四射,以此赞美沈之才学。

  春卿,周时春官为六卿之一,掌邦礼。后因称礼部长官为春卿。而唐时科考由礼部主持。

  烟底,烟涛下。

  蓦波,跨越波浪。蓦,超越。

  一叶,指小船。

  掷置黄金解龙马,抛弃了黄金,放跑了千里马。解,解开缰绳;龙马,指骏马,《周礼?庾人》:“马八尺以上为龙,七尺以上为騋,六尺以上为马。”

  中六句写携书涉波而来,满腹才学竟不被录取。

  劳劳,忧愁伤感貌。《玉台新咏·古诗<为焦仲卿妻作>》:“举手长劳劳,二情同依依。” 

  心骨,志气。

  三走,三次败逃,此指考试不第。《史记·管晏列传》:“吾尝三仕三见逐於君, 鲍叔不以我为不肖,知我不遭时也。吾尝三战三走,鲍叔不以我为怯,知我有老母也。” 

  无摧捽(音昨),不受挫伤。

  待旦,即枕戈待旦,枕着兵器,等待天亮。此指准备应考。《晋书·刘琨传》:“吾枕戈待旦,志梟逆虏,常恐祖生先吾著鞭。”

  事长鞭,策马前行。

  还辕,指回车,回马。

  及秋律,指等待秋日上路。古人以四季与十二律相配,因称秋季为秋律。王琦汇解:“《月令》:孟秋之月,律中夷则;仲秋之月,律中南吕;季秋之月,律中无射。以秋月为秋律本此。” 《通典》:“大抵选举人以秋初就路,春末方归。”

  末六句写,不要心灰意冷,等待他日再试。

  解:

  友人应举受挫,安慰鼓励。沈亚之终于三年后取进士。

12 咏怀(二首之一)
长卿怀茂陵,绿草垂石井。

  弹琴看文君,春风吹鬓影。

  梁王与武帝,弃之如断梗。

  惟留一简书,金泥泰山顶。

  注:

  长卿, 司马相如(前179年~前118年)西汉辞赋家。字长卿。蜀郡成都(今四川成都)人。 少时好读书击剑,景帝时,为武骑常侍。景帝不好辞赋,他称病免官,来到梁国,与梁孝王的文学侍从邹阳、枚乘等同游,著《子虚赋》。梁孝王死,相如归蜀,路过临邛,结识商人卓王孙寡女卓文君,卓文君喜音乐,慕相如才,相如以琴心挑之,私奔相如,同归成都。家贫,后与文君返临邛(今邛崃市),以卖酒为生。二人故事遂成佳话,为后世文学、艺术创作所取材。武帝即位,读了他的《子虚赋》,深为赞赏,因得召见。又写《上林赋》以献,武帝大喜,拜为郎。后又拜中郎将。后被指控出使受贿,免官。过了一年,又召为郎,转迁孝文园令(管理皇帝墓园),常称疾闲居,有消渴疾,病免,卒。

  茂陵,相如家在此。

  前四句写司马相如怀念茂陵的生活:修长的绿草从石井栏上披挂下来,静静地低垂着。爱妻卓文君朝夕相伴,望着她那在春风吹拂下微微晃动的美丽鬓影,怎能不陶然欲醉!

  梁王、武帝,梁孝王及汉武帝。

  断梗,断残的草梗。

  一简书,指司马相如所作《封禅书》。

  金泥(音腻),古代的封禅书,以水和金粉为泥,用来封玉牒,故称。《汉书注》曰:王者功成治定,告成功于天,刻石纪号。有金册、石函、金泥、玉检之
小提示:按 回车 [Enter] 键 返回书目,按 ← 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 键 进入下一页。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