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李贺诗注》

下载本书

添加书签

李贺诗注- 第5部分


按键盘上方向键 ← 或 → 可快速上下翻页,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,按键盘上方向键 ↑ 可回到本页顶部!

  一简书,指司马相如所作《封禅书》。

  金泥(音腻),古代的封禅书,以水和金粉为泥,用来封玉牒,故称。《汉书注》曰:王者功成治定,告成功于天,刻石纪号。有金册、石函、金泥、玉检之封焉。指相如死后五年封禅事。

  后四句写生前的寂寞与死后的虚荣。

  解:

  借司马相如的遭遇,发抒自己不被重视的感慨。

13 咏怀(二首之二)
日夕著书罢,惊霜落素丝。

  镜中聊自笑,讵是南山期。

  头上无幅巾,苦蘖已染衣。

  不见清溪鱼,饮水得自宜。

  注:

  霜、素丝,均指白发。

  讵(音巨),岂。

  南山,即长寿。《诗经·小雅·天保》:“如月之恒,如日之升,如南山之寿,不骞不崩。”

  幅巾,古代男子以全幅细绢裹头的头巾。裴松之注引晋 傅玄 《傅子》:“汉末王公,多委王服,以幅巾为雅。” 

  苦蘖(音波,第四声),即黄檗,树皮淡灰色,开黄绿色小花。茎可制黄色染料。为贫者之家染衣色。树皮中医入药,有清热、解毒等作用,味苦。

  末四句写生活清贫,但有溪鱼饮水自得之乐。

  解:

  全诗当反解,并无自得之乐,实满腹牢骚。

14 追和柳恽
汀洲白苹草,柳恽乘马归。

  江头楂树香,岸上蝴蝶飞。

  酒杯箬叶露,玉轸蜀桐虚。

  朱楼通水陌,沙暖一双鱼。

  注:

  柳恽,南朝齐时诗人。字文扬,(465—517)。河东解(今山西运城)人。在南齐官相国右司马、太子洗马,后入梁。好学。以诗名,善投壶、射箭、弈棋,投壶擅长“骁箭”,能把箭投入壶中,箭反跃后接得再投,持续不断,连投皆中。《南史·柳恽传》:“齐竟陵王常宿晏,明旦将朝,见恽投壶枭不绝,停舆久之,进见遂晚。齐武帝迟之,王以实对。武帝复使为之,赐绢二十匹。”又云:“尝与琅邪王瞻博射,嫌其皮阔,乃摘梅帖乌珠之上,发必命中,观者惊骇。”入梁后,梁武帝使恽品定棋谱,登格者二百七十八人,第其优劣,为《棋品》三卷。恽为第二。又善弹琴,精医术。尝作《江南曲》云:“汀州采白苹,日暖江南春。洞庭有归客,潇湘逢故人。故人何不返?春花复应晚。不道新知乐,只言行路远。”

  汀(音听)洲,用柳诗中词,水中小洲。《楚辞·九歌·湘夫人》:“搴汀洲兮杜若,将以遗兮远者。” 唐李商隐《安定城楼》诗:“迢递高城百尺楼,緑杨枝外尽汀洲。” 

  江头,江边,江岸。隋炀帝《凤艒歌》:“三月三日向江头,正见鲤鱼波上游。”

  箬(音弱)叶露,竹叶上的露水,指酒。又《舆地志》曰:“夹溪悉生箭箬和,南岸曰上箬,北岸曰下箬,二箬皆村名。村人取下箬水以酿酒,醇美胜于云阳,俗称箬下酒。”

  玉轸,玉制的琴柱。王琦汇解:“軫者,琴柱所以系弦,丽者以玉为之。”

  蜀桐虚,蜀桐,四川桐木古称宜为琴瑟,所以用“蜀桐”作琴身;虚,因琴身中空,故称之。

  水陌,水边小路。 

  沙暖,指居处的温暖。

  一双鱼,喻指夫妻。

  三四句写柳恽回家时路上的美好风光。五六句写回家后饮酒弹琴。七八句写夫妻团聚舒适生活。

  解:

  追和柳恽,充满羡慕意,因有自叹不如之感。

15 春坊正字剑子歌
先辈匣中三尺水,曾入吴潭斩龙子。

  隙月斜明刮露寒,练带平铺吹不起。

  蛟胎皮老蒺藜刺,鸊鹈淬花白鹇尾。

  直是荆轲一片心,分明照见春坊字。

  挼丝团金悬簏簌,神光欲截蓝田玉。

  提出西方白帝惊,嗷嗷鬼母秋郊哭。

  注:

  春坊,太子宫所属官署名。唐置太子詹事府,以统众务;左右二春坊,以领诸局。历代相承,属官时有增减。 

  正字,官名。北齐始置,与校书郎同主雠校典籍,刊正文章。《隋书·百官志中》:“北齐祕书省,典司经籍,监、丞各一人,郎中四人,校书郎十二人,正字四人。” 

  剑子,即剑。

  先辈,唐代同时考中进士的人相互敬称先辈。唐李肇 《唐国史补》卷下:“得第谓之前进士,互相推敬谓之先辈。” 清阮葵生 《茶馀客话》卷二:“ 唐时举人,呼已第者为先辈。” 

  三尺水,喻剑。一般剑长三尺,而宝剑则冷凝如秋水,泛着水的光泽。

  吴潭斩龙子,暗用周处事。《世说新语》:“周处年少时,凶强侠气,为乡里所患,又义兴水中有蛟,山中有白额虎,并皆暴犯百姓,义兴人谓为‘三横’,而处尤剧。或说处杀虎斩蛟,实冀三横唯余其一。处即刺杀虎,又入水击蛟,蛟或浮或没,行数十里,处与之俱,经三日三夜,乡里皆谓已死,更相庆。竟杀蛟而出。闻里人相庆,始知为人情所患,有自改意。乃自吴寻二陆,平原不在,正见清河,具以情告,并云:‘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,终无所成。’清河曰:‘古人贵朝闻夕死,况君前途尚可。且人患志之不立,亦何忧令名不彰邪?’处遂改励,终为忠臣孝子。”义兴,即今江苏宜兴,三国时属吴地,故称“吴潭”。

  隙月,像云隙间的月光,形容剑光闪闪。

  练带,像白色的绢带,形容剑的形体和光泽。

  蛟胎皮老,可做剑套。蛟,即鲛。《山海经注》:“鲛鱼皮有珠文而坚,可饰刀剑。”

  蒺藜(音疾梨),一年生草本植物,茎横生在地面上,开小黄花,果实也叫蒺藜,有刺,可以入药。此处形容鲛皮的饰文。

  鸊鹈(音僻提),也作“鸊鷉”,水鸟名。俗称油鸭。似鸭而小。善潜水。古人用其脂膏涂刀剑以防锈。李贤 注引扬雄《方言》:“野鳧也。甚小,好没水中。膏可以莹刀剑。” 

  淬,染。《战国策·燕策》“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,取之百金,使工以药淬之”。

  白鹇(音闲),《本草纲目》:“白鹇,似山鸡而色白,有黑文如涟漪,尾长三四尺。”白鹇尾,亦指剑。

  荆轲,(?—前 227年) 中国战国末年刺客。卫国人。好读书击剑;结交名人。至燕国后;由田光介绍;被燕国太子丹拜为上卿。当时;秦军来灭亡韩国;赵国兵临燕国南境;燕太子丹十分恐惧;决定派他去秦国;以进献燕国督亢(今河北涿县、定兴、新城、固安一带)地图和秦逃将樊于期人头晋见秦王赢政。秦王命令在咸阳举行隆重接见仪式。献图时;图穷而匕首见;他行刺秦王不中;被当场杀死。

  春坊字,即春坊正字,本诗所称赞之人。

  挼(音弱,第二声),揉搓。

  团,揉。

  簏簌(音路速),指剑络。

  神光欲截,《列子·汤问》:“周穆王大征西戎;西戎献锟之剑,切玉如泥。”

  蓝田,县名。在陕西省渭河平原 南缘、秦岭北麓、渭河支流灞河上游。秦置县,以产美玉闻名。汉班固《西都赋》:“陆海珍藏,蓝田美玉。”

  白帝、鬼母,皆用刘邦事。《汉书》:高祖被酒,夜径泽中,令一人行前。行前者还报曰:“前有大蛇当径,愿还。”高祖醉,曰:“壮士行,何畏!”乃前,拔剑斩蛇。蛇分为两,道开。行数里,醉困卧。后人来至蛇所,有一老妪夜哭。人问妪何哭,妪曰:“人杀吾子。”人曰:“妪子何为见杀?”妪曰:“吾子,白帝子也,化为蛇当道,今者赤帝子斩之,故哭。”

  解:

  剑是宝剑,正字精神似荆轲,宝剑光芒四射,正相映衬。

16 贵公子夜阑曲
袅袅沉水烟,乌啼夜阑景。

  曲沼芙蓉波,腰围白玉冷。

  译:

  夜阑,夜残;夜将尽时。汉蔡琰《胡笳十八拍》:“山高地阔兮,见汝无期;更深夜阑兮,梦汝来斯。” 唐杜甫《羌村》诗之一:“夜阑更秉烛,相对如梦寐。” 

  袅袅,形容烟气缭绕升腾。

  沉水,即沉水香,一种熏香料。《太平御览》卷九八二引《南州异物志》云:“沉水香出日南。欲取,当失斫坏树着地。积久,外皮朽烂。其心至坚者,置水则沉,名沉香。”

  乌啼,天色将明未明时的景象。亦有“月落乌啼”的词语。

  一二句写贵公子彻夜狂欢,天色将晓。 

  曲沼,曲池,曲折迂回的池塘。 北魏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·冲觉寺》:“斜峰入牖,曲沼环堂,树响飞嘤。”   

  白玉,指腰带上所嵌的玉。

  三四句写出水芙蓉美景之中,腰带美玉碰上却也觉得冷森森。

  解:

  一幅贵公子行乐图。

17 雁门太守行
黑云压城城欲摧,甲光向日金鳞开。

  角声满天秋色里,塞上燕脂凝夜紫。

  半卷红旗临易水,霜重鼓寒声不起。

  报君黄金台上意,提携玉龙为君死。

  注:

  雁门,郡名。战国赵地。秦置郡。今山西北部皆其地。《乐府诗集》中有《雁门太守行》,这首诗是借旧体而作。

  黑云,《晋书》“凡坚城之上有黑云如屋,名曰军精。”

  甲光,照在盔甲上的阳光。

  金鳞,指闪烁于铠甲上的细碎日光。 

  角,号角,军队中传令用的吹奏乐器。

  燕脂,即胭脂。一种红色的颜料,泛指红色。

  紫,《古今注》“秦筑长城,土色皆紫,故曰紫塞。”

  半卷红旗,指夜行军。王昌龄《从军行》:“大漠风尘日色昏, 红旗半卷出辕门。”

  霜重鼓寒声不起,鼓声低沉不响,写战事紧张,气氛悲壮。

  黄金台,古台名。又称金台 、燕台 。故址在今 河北省易县东南北易水南。相传战国燕昭王筑,置千金于台上,以延天下之士,故名。南朝 宋鲍照《代放歌行》:“岂伊白璧赐,将起黄金台 。” 唐李白《古风》之十五:“燕昭延郭隗 ,遂筑黄金臺 。” 

  玉龙,指宝剑。

  解:

  战情紧急,危机四伏,然尽忠报国,不辞献身。

18 大堤曲
妾家住横塘,红纱满桂香。

  青云教绾头上髻,明月与作耳边璫。

  莲风起,江畔春;大堤上,留北人。

  郎食鲤鱼尾,妾食猩猩唇。

  莫指襄阳道,绿浦归帆少。

  今日菖蒲花,明朝枫树老。

  注:

  大堤曲,乐府西曲歌名。与《雍州曲》皆出《襄阳乐》。梁简文帝《雍州曲》有以《大堤》为题的,为唐《大堤曲》、《大堤行》所本。

  横塘,古堤名。三国吴大帝时于建业(今南京市)南淮水(今秦淮河)南岸修筑。亦为百姓聚居之地。晋左思《吴都赋》:“ 横塘查下,邑屋隆夸。”唐崔颢《长干曲》之一:“君家住何处?妾住在横塘 。”

  红纱,红纱衣。

  青云,喻黑发,髻如青云。  

  明月,璫如明月。

  璫(音当),穿耳施珠为璫,即今之耳环。

  北人,意欲北归之人。

  鲤鱼尾、猩猩唇,皆美味,喻指幸福欢乐的生活。《吕氏春秋》“肉之美者,猩猩之唇。”

  襄阳道,北归水道必经之路。

  浦,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区。

  菖蒲,植物名。多年生水生草本,有香气。叶狭长,似剑形。肉穗花序圆柱形,着生在茎端,初夏开花,淡黄色。全草为提取芳香油、淀粉和纤维的原料。根茎亦可入药。民间在端午节常用来和艾叶扎束,挂在门前。

  末两句写今天还是菖蒲花开的夏天,转眼间就到了枫叶红遍的深秋了。

  解:

  深情地告诉情人不要远行,时光如流,红颜易老,青春难再。

19 蜀国弦
枫香晚花静,锦水南山影。

  惊石坠猿哀,行云愁半岭。

  凉月生秋浦,玉沙粼粼光。

  谁家红泪客,不忍过瞿塘?

  注:

  蜀国弦,乐府相和歌辞名。又名《四弦曲》﹑《蜀国四弦》。南朝梁简文帝﹑隋卢思道等均有此作。

  枫香,指枫香树。《尔雅·释木》“枫欇欇” 晋郭璞注:“枫树似白杨,叶圆而歧,有脂而香,今之枫香是。” 唐杜甫《南池》诗:“独嘆枫香林,春时好颜色。”

  锦水,即锦江,岷江分支之一,在今四川成都平原。传说蜀人织锦濯其中则锦色鲜艳,濯于他水,则锦色暗淡,故称。《文选·左思<蜀都赋>》“百室离房,机杼相和;贝锦斐成,濯色江波。” 刘逵注引三国蜀谯周《益州志》:“成都织锦既成,濯於江水,其文分明,胜於初成;他水濯之,不如江
小提示:按 回车 [Enter] 键 返回书目,按 ← 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 键 进入下一页。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