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新中国海战档案》

下载本书

添加书签

新中国海战档案- 第27部分


按键盘上方向键 ← 或 → 可快速上下翻页,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,按键盘上方向键 ↑ 可回到本页顶部!

海上“反小股”(4)
“武装突袭”是台特经常使用的一种手段。他们先是由大型输送船隐蔽航渡至近岸,然后换乘橡皮舟,有时一股单独偷登,有时多股多点同时偷登,伪装成解放军,身着绿军装,脚穿解放鞋,佩戴尉官军衔,每人持手枪、冲锋枪各一支,身携大量假人民币。每股配备电台一部,可时刻与外界联络。
  1957年10月21日夜,一股特工乘夜色登上黄岐半岛赤沃突出部,当时岛上驻扎有厦门水警区海岸炮兵第五团四十营连探照灯班11人。
  当夜能见度低,风力4级。凌晨2时45分,探照灯阵地上,哨兵陈立荣、卞裕太两人向接班哨兵宋盘林交岗,按照规定由双岗变为单岗。
  2时50分,宋盘林发现哨位正前方15米处陡崖下大石头旁边有动静,仔细辨认,确定有人匍匐前进,当即举枪射击。立刻,大石头另一侧冒出两名特务开枪还击。由于哨位地势平坦,无法隐蔽,宋盘林边打边撤。
  后据情报证实,这次偷袭蓄谋已久。台湾方面从渔民口中得知赤沃仅驻解放军一个班,于是在马祖铁板沃选择了一个赤沃相似的地形每晚进行偷袭演习。从9月至10月,曾先后进行6次登陆偷袭,多数因为迷航、风浪大无法靠岸、或发觉岸上加岗等原因未能得手,但是通过上陆侦察已经摸熟地形。这次偷袭他们精选了15名骨干,多为老兵,体格健壮,富有战斗经验,受过专门技术训练。人员分成4个小组,分工明确:第一组3人为擒拿组,主要任务是抓舌头;第二组8人作为掩护,从海边隐蔽处登陆,任务是封住营房,阻截援兵;第三组两人负责通讯联络;第四组为看守组,看守登陆船只,及时发动机器,摆脱岸上火力打击。15人分乘两艘挂机舟靠岸登陆,全部身着线织草绿色游泳衣,棉袜子,佩戴定向手表。侦察队长赵连珍带5人乘机帆船在距离5海里处负责指挥。
  第一组擒拿组3人趁岛上换岗之机攀崖而上,被发现后双方展开枪战。
  第二组8名特务靠近探照灯班营房。营房共4间,第2间为伙房,第3、4间为宿舍,每间相距500米。第二组特务听到枪声冲进伙房开枪射击,正在饮水的陈立荣当场牺牲。敌人用枪对准代理班长陈如武,威胁其投降。陈如武扭身冲出伙房,被身后射来的子弹击中,仍拼命奔跑,冲进宿舍。追敌跟进,开枪扫射,屋内战士林榜弟当场牺牲,排长高德智身负重伤倒地。
  此时岛上枪声四起,第一组特务遭到顽强抵抗后,见偷袭未得逞边打边向海边撤。同时第三组通知第二组立刻回撤。负伤的高德智见敌人要逃,抓起冲锋枪对天鸣击,向连部报警,并开枪击毙为首的中尉副分队长。这时战士何瑞兴也冲出营房,端枪扫射。
  交岗回到第四间屋内的机枪手卞裕太听到枪声急忙冲出,见林榜弟牺牲,抓起地上的冲锋枪朝逃遁特务射击,将对方准尉副组长击伤俘虏,残伙见状,拼命向海边逃跑。卞裕太枪内子弹打光,跑回营房抓起机关枪,占领前沿阵地,和赶到的班里同志一齐向海边两艘离岸小艇射击。
  这时连指挥所听到报警,机动小组迅速起动,5分钟后赶到现场。附近陆军五连也赶来支援。对面敌占岛发现这边告急,立刻炮击掩护撤退,其中一艘小艇快速启动载8人逃离。另外一艘被我岸炮拦截打中,人员落水,当地公安机关立刻派出干警配合部队搜索,在附近岛屿抓获3人,发现3具尸体。
  这次反偷袭战斗击毙对方中尉副分队长一人、特务3人,俘4人,缴获各种武器装备多件。我方牺牲两人,伤两人,消耗子弹1600余发。
  1964年5月15日21时30分,隶属国民党情报局“神斧大队”的“海鲸两栖突击队”17人,从马祖分乘挂机橡胶舟“华兴1号”、“军兴2号”向闽江口北侧牛头山方向行驶,希图乘夜登陆。
  23时49分,沿海观通站报告敌情,在石川待机的东海舰队565、566护卫艇奉命出击。1时59分观通站发现目标外逃,引导护卫艇追击,两艇迅速插入敌侧后,由外向内搜索攻击。2时18分,565艇在左舷50米外发现白色浪迹,正准备攻击,566艇高速插入,对方乘机钻入两艇之间向尾后逃窜。
  

海上“反小股”(5)
2时42分,两艘艇又次发现目标,采取攻击。
  对方再次钻入两艇之间,迫使护卫艇不能发扬火力,招致目标再次丢失。随后,敌艇高速返马祖,马祖岛守军开探照灯引导,岸炮向护卫艇射击掩护。护卫艇不惧,转向拦截,借助敌占岛探照灯光击伤“军兴2号”,跳帮生俘敌艇(我4名跳帮战士,有3名留在敌艇上没有接回)。3时40分,两艇拖带敌艇撤离战区。
  拖带“军兴2号”返航过程中,由于组织不严(竟然没有专人瞭望),速度过快(12节),缆绳拉断(拖索长27米),导致被拖艇丢失,己方3名战士失踪。
  此战,殛毙对方5人,俘4人,缴获挂机舟一艘(拖失后又找回)。
  1958年9月19日深夜,海面大风,浪卷如席。
  在厦门前线待命的护卫艇大队隐蔽在夜色之中,除了值更人员,艇员都合衣躺在燠湿的舱内。突然,传来一级战斗部署警铃声,岸上指挥所下达命令:“东碇岛外发现目标,立刻出击!”0时24分,556、557两艘艇奉命驶出厦门港。
  茫茫夜海驰骋了一段,艇上观察员报告发现目标。岸指挥所命令556艇上前搜查,557艇负责警戒支援。556艇在风浪中艰难接近目标,距离很近仍旧分辨不清是个什么东西,它速度并不快,呈颠簸前进状,外形既不像军舰,也不是机动船,还有一个圆圆的大盖子,上面装有炮塔,艇长宫毓滨和副艇长华克毅一商量,决定靠上去查个究竟。
  “报告,目标小黑点距离东碇岛2.3海里!”
  随着报告声,目标更近。夜暗中,前主炮瞄准镜死死扣住“小黑点”,随着一声射击命令,甲板振荡,一串串曳光飞向“小黑点”,弹光四溅。令人不解的是,目标既不还击,也不提速,仍旧不紧不慢地向敌占岛漂泊。
  “停止射击!打开探照灯!”
  宫毓滨命令。探照灯光下,他们终于看清这个怪物是一辆新款水陆两栖战车。
  原来,自从“沱江”号被击沉后,台湾方面不得不重新考虑对岛屿的补给方式。出于运输舰目标太大,容易遭打击,遂改为使用水陆两栖战车运输物资。具体办法是,由舰艇运载战车到金门外海面,躲开大陆岸炮有效射程,将战车投放下海,跑完剩余路程。水陆两栖战车具有目标小,不易被发现的特点,所以暂时缓解了附近岛屿供给的燃眉之急。
  风口浪尖上,556艇尽量与水陆两栖战车保持同向同速航行,同时跳帮小组做好准备。无奈风浪太大,每次试图靠上去都被打开。终于,在护卫艇与水陆两栖战车再次碰撞一瞬间,机枪手郭培爱纵身一跃跳过去。他刚离开甲板,水陆两栖战车随着涌浪扶摇升起,跟着被狠狠淹没,消失在黑暗中。甲板上人不约而同心吊起来,认为他不被海浪吞噬,也被敌人干掉。
  郭培爱脚接触到两栖战车的刹那身体一滑失去平衡,紧抓住钢板缝隙,身子贴在炮塔上,憋足一口气潜入水下,待再冒出水面发现裤管撕破,小腿划开一道长长的口子。他趁两栖战车浮泛之机,抠动冲锋枪扳机鸣枪示警,高喊:“缴枪不杀!”
  可是,不论怎么喊车舱内就是不见回音。
  他跳入舱内,脚下一滑,碰到个软软的东西,立刻作出捕俘动作,抓住的却是一袋面粉。这时,他看清舱内空无一人,重机关枪旁边放着两箱刚启封的子弹,旁边还有一支汤姆式冲锋枪,几箱锡壳密封的美国军用品,更多的则是急救包、牙膏肥皂、面粉等生活用品。让他惊讶的是,战车机器没有熄火还在突突地跑。他马上明白,敌人是遭到打击后弃车投海。
  海浪把556艇和水陆两栖战车分开后,澎湃涌浪遮挡视线,甲板上的人更加不知道对方情况,传来的枪声让他们向各种不利方向猜测。两分钟过去……5分钟过去……556艇在黑暗中搜索,终于再次靠上目标,跳帮小组纵身跳落在炮塔上,黑暗中发现了郭培爱胳膊上绑的白毛巾标记,这才放心。
  

海上“反小股”(6)
岸指挥所接到生擒水陆两栖战车的捷报,命令护卫艇将其拖回。
  多年后,副艇长华克毅在接受电视纪录片《东海军魂》摄制组采访时回忆起那段经历仍然激动难平。他说,即使有过海上冒险经历的人,也很难体会到那惊心动魄的一刻是什么滋味。当时护卫艇如一片落叶,水陆两栖战车更是若隐若现,难以把握,要做的工作就是把钢缆系到战车上进行拖带,这个活儿放在白天,风平浪静,难度不大,但在漆黑一片的海上,又是风浪中,要把两个没有规律的相对移动物体系在一起可真比登天还难。首先护卫艇要准确地投出撇缆绳,依附在水陆两栖战车上的人要在黑暗中接住飞过来的、稍纵即逝的绳球。如果一下没有抓到,只好重来。这样,在风浪中也不知道折腾了多少来回,顶过多少浪头,呛了多少水,水陆两栖战车总算系上护卫艇。跟着,就是战车上的人要返回甲板,因为拖带过程中战车上绝对不能留人,一旦国民党军舰出击,护卫艇就要放弃战车开战。另外,战车一旦脱缆,就会漂失,给我方跳帮艇员带来生命危险。
  在他的记忆中,那真是一个比黑暗还要没底的、噩梦般的夜。拖带中,涌浪忽而举护卫艇上天,看见水陆两栖战车在旋涡里挣扎;忽而护卫艇又被压下浪底,能够仰望水陆两栖战车底盘,粗钢缆在黑暗中吱嘎叫唤,绷得紧紧的像一根铁棍。他亲自守在缆位上,生怕缆断了打伤人。没用两分钟,钢缆就断了,只好再跳帮从来,其艰难可想而知。艇上当时的措施是减速,再减速,有时甚至在4部主机中只动用一部主机,用最低转速,慢吞吞地前行。从战区到厦门路程并不远,竟然一直折腾到天亮,钢缆断了7次,艇员个个精疲力尽,双手磨出血。在经过东碇岛时还遇到敌人的炮火拦截险些放弃。
  天亮,556艇克服艰难险阻,经过5个多小时航行,总算把这辆美国造最新式水陆两栖战车牵到码头上,这时才发现拖了半天拖反了,屁股朝前,脑袋朝后,而且战车上的动力机器还开着,怪不得费了牛劲。艇靠码头后,立刻引来络绎不绝的围观人众,成为当地的一大热点新闻。
  几天后,围观者不断增多,范围扩大到全国,地点也不再是军港,而是首都北京革命军事博物馆大厅内。
  偷渡行动屡屡失手之后,台湾方面汲取教训,变化出更为隐蔽的海上手段。进入1964年,国民党情报局将运输舰“满庆盛”、“满庆升”号改装成为日本渔船“庆盛丸”、“庆升丸”号频频出没,行动路线多选择远离大陆海岸,采取无线电静默,人员换乘区域在领海线之外,一旦发现大陆舰艇立刻高速转向脱离。
  1964年7月8日19时,“庆盛丸”、“庆升丸”号从台湾淡水港启航,再次对大陆防御较薄弱的苏北沿海袭扰,两船载特工51人、船员29人。
  东海舰队接到敌情通报,命令舟山海区训练的“衡阳”号护卫舰、苏北海面巡逻的“长沙”号护卫舰,及“长辛店”、“沙家店”号扫雷舰组成海上战斗编队北上接敌。同时北海舰队派出“胶州”、“温州”、“通州”、“泰州”号猎潜艇到达指定海区待机,协同行动。
  7月11日,伪装成日本渔轮的两艘武装运输船从公海潜入苏北吕泗港外约30海里处,当时海区内还有多艘日本渔轮作业,“衡阳”号护卫舰生怕造成误击,打开探照灯照亮附近海面,逐一审核,发现武装运输船只将两舷船名更改,船尾并未改动,而且字迹新旧不一,间隔不等。同时发现两船相距较远,并不下网,不像渔船。19时,“衡阳”舰、“沙家店”舰高速靠近,其他各舰担任堵截。对方发现后,立刻关闭灯光高速外逃,拒不回答识别信号。两舰提速,分头逼近,多次鸣炮示警,进行喊话,对方置之不理。23时15分,我方开始实施攻击,对方受损停车,我方组织人员跳帮抓俘虏。
  “衡阳”舰负责清点“庆盛丸”号战场,后拖带返航。因敌船遭炮击破损严重,于拖带途中沉没。
  

海上“反小股”(7)
“沙家店”舰鸣炮示警后“庆升丸”号仍继续高速外逃。“沙家店”
小提示:按 回车 [Enter] 键 返回书目,按 ← 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 键 进入下一页。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